close

內容來自YAHOO新聞

馬總統肯定抗戰時期僑胞為國貢獻

(軍聞社記者李忠軒臺北21日電)總統馬英九先生今日下午出席「104年僑務委員會議開幕典禮暨全球僑界慶祝華僑節大會」,對華僑長久以來堅定支持中華民國,及抗戰時期為國家的貢獻,表達肯定與感謝之意。

總統致詞時表示,國父孫中山先生曾說:「華僑是革命之母」,從中華民國建國以來,華僑在國家建設的每一個歷史階段,都扮演了「革命建國」、「抗戰救國」、「投資興國」與「愛心護國」等重要角色,僑胞對國家熱烈的支持與擁護,殊值肯定。

總統提到,10餘年前他參觀新加坡晚晴園,在庭院裡看到參加黃花崗之役4位新加坡勞工的雕像,讓他深受感動;事實上,黃汽車貸款台中南屯汽車貸款花崗72烈士有超過1/3都是華僑,顯見華僑在革命建國時期的重要性。

總統進一步表示,今(104)年是我國對日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七十週年,八年抗戰是中華民族歷史上規模最大、死傷最多、影響最深的民族保衛戰。國軍以落後的裝備與訓練,對抗精良的日軍,歷經重大會戰22次,大型作戰1100多次、小型戰鬥3萬8千多次;官兵傷亡322萬人,共有268位將領殉國,百姓死傷更在2千萬人以上。但是國軍不妥協、不投降,堅持到底,終於獲得最後勝利。

談及僑胞對日抗戰期間的英勇事蹟,總統認為,海外華僑在抗戰期間凝聚了堅強的抗日信念,不僅以「毀家紓難」的精神出錢出力,許多人更毅然決然投身抗戰前線。例如原為美國華僑的陳瑞鈿先生,渠在918事變後,召集13名華裔青年返國投入對日抗戰,並在抗戰期間擊落6架敵機,在經歷重傷又康復後,又立即投入抗戰前線的運輸機駕駛,負責最危險的駝峰運補線,戰爭結束後歸於平淡,在美國奧勒岡度過晚年。

總統說,他在得知這段故事後,特別頒贈褒揚令,並請國防部將陳瑞鈿先生的英勇事蹟列入高雄岡山的空軍軍史館,以表彰渠英勇抗敵的愛國精神;而來自菲律賓的福建華僑蔡及時先生,在盧溝橋事變發生後組織抗敵會,協助安置僑胞與組織武裝抗日,後來不幸遭到日軍擒獲,渠與日軍周旋談判使得其他同志得以被釋放,自己卻被日軍槍決,捨身成仁的事蹟令人感動。

總統進一步說明,許多僑胞的先人也在抗日活動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旅居美國的僑胞謝東漢先生,曾經返台協助講述蔣渭水故事的音樂劇「渭水春風」,他的父親,即為與蔣渭水及林獻堂等人一同推動非武裝抗日的首位臺灣飛行員謝文達。謝文達先生當年駕駛飛機至日本東京上空投放傳單,呼籲日本設立臺灣議會,後來還曾擔任我國空軍顧問,可謂在天空中爭取臺灣民主的先驅;今年8月,來自美國的華僑潘漢唐先生受邀出席我國駐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在香港舉辦的史料特展,渠父親正是當年代表國民政府,在香港出席日軍受降儀式的潘華國將軍,潘漢唐先生從異鄉回到父親奮鬥過的土地,共同為這段國軍抗戰的光榮歷史做見證,甚具歷史意義。

其他推薦文章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馬總統肯定抗戰時期僑胞為國貢獻-110200995.html

新北蘆洲房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urner15 的頭像
    turner15

    turner15的部落格

    turner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